统计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98008


第一章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单元测验(第一章)

1、 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

答案: 提出了“统计学”这一名词

2、 对某社区8000名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其总体是

答案: 8000名居民

3、 反映性别、职业等个人特征的数据属于

答案: 定类数据

4、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答案: 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5、 下列哪个变量不能采用定比尺度计量

答案: 企业利润额

6、 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时,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是

答案: 数量指标

7、 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的特征是

答案: 大量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8、 就总体单位而言

答案: 可以有多个标志

9、 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答案: 部队军人身份

10、 某高校在校学生数为13000人,若要研究该校在校学生规模是否适度,这里的”在校学生数为13000人”是

答案: 指标

11、 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答案: 统计活动

12、 某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机器设备数是

答案: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13、 下列各项中哪项属于流量 

答案: 商品销售量

14、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依次分为(   )三个阶段。

答案: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15、 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答案: 数量标志

16、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答案: 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个体);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17、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答案: 商品库存额;
人口数

18、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属于

答案: 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质量指标

19、 非结构化数据包括

答案: 文本;
图像;
声音;
办公文档;
符号

20、 连续不断的网络数据总体属于

答案: 抽样总体;
无限总体

21、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答案: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品质标志;

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指标;
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2、 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答案: 商品销售额                       ;
零售价格指数;
耕地面积

23、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答案: 某地区某年的钢铁产量;
某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4、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正确
分析:总体与个体的关系,体现为三方面:
一是总体容量可随个体数的增减而变化;
二是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
三是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25、 统计研究所关注的是个体数量特征而非总体数量特征。

答案: 错误
分析:统计研究的目的不是认识个别实物的数量特征,而是具有综合意义的总体数量特征。

26、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答案: 错误
分析:描述统计方法:获取数据,然后进行汇总、分类和计算,并用图表、图形和综合指标等方式加以显示的方法。
推断统计方法:根据随机样本数据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估计或假设检验的方法。
描述性和推断性体现了统计学在研究方式上的特点。

27、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个数。

答案: 错误
分析: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单位数。

28、 从广义上说,可变标志、指标都是变量。

答案: 正确
分析:可变标志是指在每个个体上的具体表现不相同的标志;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从广义上看,变量不仅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是变量。

29、 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答案: 错误

30、 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答案: 错误

31、 就总体单位(个体)而言

答案: 可以有多个标志

32、 某高校在校学生数为13000人,若要研究该校在校学生规模是否适度,这里的”在校学生数为13000人”是

答案: 指标

33、 下列各项中哪项属于流量指标

答案: 商品销售量

34、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答案: 每一个人是个体;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35、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答案: 商品库存额;
年末人口数

36、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属于

答案: 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质量指标

37、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答案: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品质标志;
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指标;
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38、 总体和个体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正确
分析:总体与个体的关系,体现为三方面:
一是总体容量可随个体数的增减而变化;
二是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
三是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39、 某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机器设备数是

答案: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0、 下列各项中哪项属于流量 

答案: 商品销售量

41、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依次分为(   )三个阶段。

答案: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2、 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答案: 数量标志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单元测试(第二章)

1、 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统计工作为

答案: 统计整理

2、 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随机原则

3、 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答案: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答案: 重点调查

5、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 抽样调查

6、 某市工商企业2017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答案: 一个月

7、 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各组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组距和组数

8、 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答案: 520

9、 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答案: 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

10、 正常情况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次数分布图呈

答案: 钟型分布

11、 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的关系是

答案: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12、 以下有关典型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不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

13、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答案: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14、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分为

答案: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15、 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答案: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16、 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答案: 统计报表;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
抽样调查

17、 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

答案: 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
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
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

18、 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答案: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19、 对于离散型变量数列

答案: 对于变量值项数少的可编制单项数列;
对于变量值项数多的可编制组距式数列 

20、 统计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 各组的频数大等于0;
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21、 下列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陈述中,错误的有

答案: 两者都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单位;
两者都是按非随机的原则抽取单位;
两者都用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22、 普查是一种

答案: 全面调查;
专门调查;
一次性调查

23、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答案: 正确
分析:抽样误差就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不完全相符而产生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值不一致的误差。

24、 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答案: 错误
分析:重点调查的误差是不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可计算和可控制的。

25、 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答案: 错误
分析:统计分组的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类型分组)、揭示现象内部结构(结构分组)、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析分组)

26、 编制组距数列在具体确定组距时,应使组距能体现组间资料的差异性和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答案: 正确
分析:统计分组的目的是体现“组内同质性与组间差异性”。

27、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答案: 错误
分析:频数越大,该组的频率也越大,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

28、 典型调查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因其也遵守随机原则。

答案: 错误

29、 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答案: 正确

30、 一般来说,离散型变量组距数列,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答案: 错误

31、 以下哪些图比较适合用于显示连续性数据。

答案: 直方图;
曲线图

32、 直方图使用矩形的高度来表示频数或者频率的。

答案: 错误

33、 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统计工作为

答案: 统计整理

34、 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随机原则

35、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答案: 重点调查

36、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 抽样调查

37、 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各组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组距和组数

38、 正常情况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次数分布图呈

答案: 钟型分布

39、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分为

答案: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0、 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

答案: 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
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
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

41、 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答案: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42、 对于离散型变量数列

答案: 对于变量值项数少的可编制单项数列;
对于变量值项数多的可编制组距式数列 

43、 统计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 各组的频数大等于0;
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44、 普查是一种

答案: 全面调查;
专门调查;
一次性调查

第三章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 单元测试(第三章)

1、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答案: 众数和中位数

2、 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    )‍

答案: 调和平均数‍

3、 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答案: 不变

4、 某企业有A、B两车间,2000年A车间人均工资720元,B车间730元,2001年A车间增加10%工人,B车间增加8%工人,如果A、B两车间2001年人均工资都维持上年水平,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2001比2000(    )‍

答案: 下降‍

5、 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

答案: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6、 某班45名学生中,25名男生某门课的平均成绩为78分,2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2分,则全班平均成绩为(    )

答案: 79.78

7、 某小组40名职工,每人工作天数相同。其中20人每天工作10小时,15人每人工作8小时,5人每天工作6小时。则计算该组职工平均每天工作时数应采用(    )

答案: 加权算术平均数

8、 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答案: 全距

9、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

答案: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10、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

答案: 方差

11、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  )

答案: 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12、 某大学经济学院有1200名学生,管理学院800名学生,人文学院320名学生,理学院200名学生,在上面描述中,众数是(  )

答案: 经济学院‍‍

13、 全国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人口出生数、出口总额这四个指标(      )

答案: 都是总量指标‍‍;
都是数量指标‍‍;
有两个时期指标,两个时点指标‍‍‍

14、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计算离散系数来比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大小(      )

答案: 平均数大的标准差亦大,平均数小的标准差亦小;
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

15、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答案: 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16、 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区别是(      )

答案: 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
指标表现形式不同‍‍

17、 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算术平均数(      )

答案: 已知生产同种产品的四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已知某种产品在不同集贸市场上的销售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

18、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答案: 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总数比重的影响‍

19、 计算与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原则有(      )

答案: 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
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把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起来‍‍;
把相对指标和分组法结合运用‍;
把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20、 平均指标抽象了各单位标志值数量差异。

答案: 正确

21、 权数的最大作用是对各单位标志值在总平均值中起到权衡轻重的作用。

答案: 正确

22、 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数。

答案: 错误

23、 对于未分组资料,中位数等于(n+1)/2这里n为奇数。

答案: 错误

24、 某一变量的10个变量值总和为100,它们的平方和为1500,则方差为500。

答案: 错误

25、 如果每个变量值的权数(次数)都减小10%,则总平均数也减小10%。

答案: 错误

第四章抽样估计 第四章单元测试

1、 从某生产线上每隔55分钟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答案: 等距抽样

2、 若总体平均数统计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98008第1张,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统计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98008第2张,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抽样实际误差为2

3、 重复抽样条件下,成数的抽样标准误计算公式是

答案: 统计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98008第3张

4、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采用重复抽样方式,将允许误差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样本容量

答案: 缩小为原来的1/9倍

5、 如果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会越来越靠近总体参数的真值,符合这一要求的估计量被称为 

答案: 一致估计量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暂无优惠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此查看购买教程!


点关注,不迷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阿布查查  随时查看答案,网课轻松过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电脑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按键盘的ctrl键+D键,收藏本页面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浏览器右上角-【工具】或者【收藏夹】查看收藏的网页


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一、百度APP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底部五角星收藏本网页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右上角【┇】-再点击【收藏中心】查看

二、其他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设置】-【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设置】-【书签/历史】查看收藏的网页

阿布查查 » 统计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98008
+
账户
更新
搜索
帮助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