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51379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测试

1、 食品毒理学体内实验主要利用( )为研究对象,以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

A:肝脏毒性
B:哺乳动物
C:肾脏毒性
D:无脊椎动物整体
答案: 哺乳动物

2、 人体观察是通过( )的处理或治疗,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人体的毒理学资料,这是临床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动物中毒
B:食物中毒事故
C:传染疾病
D:寄生虫病
答案: 食物中毒事故

3、 描述毒理学关注的是毒性鉴定,为研究( )以及毒作用机制提供信息。

A:剂量-反应关系
B:化学物对生物体如何产生毒作用
C:化学毒物导致中毒后的救治
D: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
答案: 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

4、 机制毒理学关注的是( )。

A:毒性鉴定
B: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
C: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
D:化学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答案: 化学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5、 管理毒理学主要任务是根据( )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A: 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
B:动物试验
C:人体观察
D:流行病学调查
答案:  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

6、 毒理学toxicology一词是由希腊文toxikon与logos两个词演变而来,原文的意思是( )。

A:描述毒物的科学
B:外源化学物
C:毒品
D:箭毒
答案: 描述毒物的科学

7、 公元前2650年所著的( )成为大多数中医药著作的基础。

A:《黄帝内经》
B:《皇帝内经》
C:《炎帝内经》
D:《皇帝外经》
答案: 《黄帝内经》

8、 神农被誉为中医、草药和农业之父,公元前2735年,编辑完成了40卷“本草”典籍,其中包括( )365种以及药物265种。

A:矿物毒物、植物毒物、化学毒物
B:有毒植物目录、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C:现代毒理学之父
D:食品毒理学之父
答案: 有毒植物目录、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9、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或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科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外源性化学物是指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广泛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非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非机体内源产生,参与体内代谢,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的化学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动物体内试验通常以整体动物为对象,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多采用哺乳动物,以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如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体外实验通常是利用游离器官、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选、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用流行病学方法,将动物实验的结果进一步在人群调查中验证,可从对人群的直接观察中,取得动物实验所不能获得的资料。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测验

1、 毒物(Toxicant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 ),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目前常用“外源性化学物”一词代替毒物。

A:病理过程或生理功能
B: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C:运动系统
D:造血系统
答案: 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2、 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 )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A:功能性或器质性
B:体质和免疫力
C:机体病理过程
D:.器质性病变
答案: 功能性或器质性

3、 毒物对生物机体的有害作用是指( )。

A:毒效应
B:毒物
C:毒性
D:毒力
答案: 毒效应

4、 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越大,其( )越大。

A:外源性化学物
B:毒物
C:毒性
D:毒力
答案: 毒性

5、 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 ),故又称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A: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B:不良或无害的生物学改变
C: 良好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D:可接受生物学改变
答案: 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6、 ( )是指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A:贮存库
B:蓄积库
C:靶器官
D:靶分子
答案: 靶器官

7、 毒效应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化学物质的( )。

A:毒性作用带
B:毒物谱
C:毒性参数
D:毒效应谱
答案: 毒效应谱

8、 ( )是指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性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A:生物学标志
B:接触生物学标志
C: 效应生物学标志
D:敏感生物学标志
答案: 生物学标志

9、 ( )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A:暴露生物学标志
B:接触生物学标志
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敏感生物学标志
答案: 接触生物学标志

10、 (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A:暴露生物学标志
B:接触生物学标志
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敏感生物学标志
答案: 效应生物学标志

11、 (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A:暴露性生物学标志
B:接触性生物学标志
C:效应性生物学标志
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答案: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2、 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是( )。单位:mg/kg体重。

A:靶剂量
B:半数剂量
C:可耐受剂量
D:剂量
答案: 剂量

13、 ( ) 又称外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如人、指示生物、生态系统)的接触剂量,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

A:靶剂量
B:半数剂量
C:可耐受剂量
D:接触剂量
答案: 接触剂量

14、 ( )又称内剂量(internal dose),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A:吸收剂量
B:半数剂量
C:可耐受剂量
D:吸收剂量
答案: 吸收剂量

15、 到达剂量又称( )或生物有效剂量,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A:致死剂量
B:内剂量
C:靶剂量
D:绝对剂量
答案: 靶剂量

16、 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这类效应称为( )。

A:量反应
B:反应
C:质反应
D:效应
答案: 量反应

17、 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 )。

A:量反应
B:反应
C:质反应
D:效应
答案: 质反应

18、 ( )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如空气中的CO浓度增加导致红细胞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随之升高,血液中铅浓度增加引起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 (ALAD)的活性相应下降,都是这种关系的实例。

A:剂量-质反应关系
B:剂量-效应关系
C: 剂量-毒性关系
D:剂量-量反应关系
答案: 剂量-量反应关系

19、 ( )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如在急性吸人毒性实验中,随着苯的浓度增高,各试验组的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表明存在该关系。

A:剂量-质反应关系
B:剂量-效应关系
C: 剂量-毒性关系
D:剂量-剂量关系
答案: 剂量-质反应关系

20、 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表示( )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

A:半数剂量
B: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
C:质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量反应的百分率
D:量反应
答案: 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

21、 ( )是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A:全部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B: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C: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500或LC500)
D: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答案: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22、 ( )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A:全部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B: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C: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500或LC500):
D:最小致死量或浓度(LD01或LC01):
答案: 最小致死量或浓度(LD01或LC01):

23、 ( )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若高于该剂量即可出现死亡。

A:未见有害作用剂量(NOAEL)
B: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
C:最大致死剂量(LD100)
D:最大耐受剂量(MTD或LD0)
答案: 最大耐受剂量(MTD或LD0)

24、 ( )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 )。

A:半数致死剂量(LD50)
B:最小致死量 (LD01)
C:最大致死剂量(LD100)
D:最大耐受量
答案: 半数致死剂量(LD50)

25、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 )。

A: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B: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
C:最大致死剂量(LD100)
D:最小致死量或浓度(LD01或LC01)
答案: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26、 急性阈剂量(Limac)为与化学物质( )接触所得。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 一次

27、 ( )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A:未见有害作用剂量(NOAEL)
B: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
C:最大无作用剂量(ED0)
D: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答案: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

28、 最大无作用剂量不能通过试验获得,毒理学试验能够确定的近似参数是( ),它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制订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时起着重要作用。

A: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
B: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
C: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
D: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答案: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

29、 ( )指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人体内的特定化学物质的总量,在此剂量下,终生每日摄人该化学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可测量出的健康危害,单位用mg/(kg bw)表示。

A:阈限值(TLV)
B: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C:参考剂量(RfD)
D:基准剂量
答案: 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30、 在劳动环境中,( )是指车间内工人工作地点的空气中某种化学物质不可超越的浓度,在此浓度下,工人长期从事生产劳动,不致引起任何急性或慢性的职业危害。在生活环境中,则是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有毒物质浓度的限量标准。

A: 最高容许浓度(MAC)
B:每日容许摄入浓度(ADI)
C:参考剂量浓度(RfD)
D:阈限浓度(TLV)
答案:  最高容许浓度(MAC)

31、 某些外来化学物在没有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之前对直接接触部位组织的损伤,称为局部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2、 外来化学物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所引起的毒作用,称为全身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3、 按照毒作用发生的部位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4、 按照毒作用发生的快慢分为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5、 按照毒作用损伤恢复情况分为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6、 按照毒作用性质分为一般毒作用和特殊毒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7、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8、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是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三章: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生物转运和生物转运 第三章: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生物转运和生物转运测验

1、 生物膜是将( )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的半透膜。

A:组织与组织液
B:细胞或细胞器
C:器官与器官
D:细胞与组织液
答案: 细胞或细胞器

2、 膜孔滤过是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 )的过程。

A:亲水性孔道
B:亲脂性孔道
C:膜动运动
D:变形运动
答案: 亲水性孔道

3、 ( )又称载体扩散。其机制为膜上蛋白质载体特异地与化学毒物结合,分子内部发生构型变化,形成适合该物质透过的通道而进入细胞。其基本特点与主动转运相同。但化学物不是逆浓度梯度转运,因而也不消耗能量。一些水溶性大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在体内即通过顺浓度梯度的易化扩散而转运。

A:简单扩散
B:主动扩散
C:被动扩散
D:易化扩散
答案: 易化扩散

4、 吸收是指外源化学物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从接触部位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 )的过程。

A:皮肤
B:血液循环
C:消化道
D:靶器官
答案: 靶器官

5、 化学物质主要通过( )3条途径吸收。

A:皮肤、消化道、汗腺
B:皮肤附属器、呼吸道、消化道
C:肝脏、肾脏、肺脏
D: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答案: 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6、 ( )是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和途径。

A:汗腺
B:皮肤
C:呼吸道
D:消化道
答案: 消化道

7、 呼吸道是( )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

A:金属性化学物
B:多环芳烃类化学物
C:固体类化学物
D:挥发性化学物
答案: 挥发性化学物

8、 皮肤吸收是外源化学物( )的过程。

A:透过汗腺进入血液
B:透过皮下组织进入血液
C:透过完整皮肤进入血液
D:透过汗腺进入皮下组织
答案: 透过完整皮肤进入血液

9、 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途径有两个,除了可以通过通过表皮脂质屏障吸收入血之外,也可以通过( )。

A:透过皮下组织进入血液
B:透过真皮层进入真皮层
C:透过乳头层进入真皮层
D:通过汗腺、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
答案: 通过汗腺、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

10、 分布指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 )的过程。

A:分布到血液循环系统
B:分布到肝脏
C: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
D:分散到内分泌系统
答案: 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

11、 ( )是指进入机体内的外源化学物常出现在特定器官逐渐增多的现象。

A:递增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蓄积作用
答案: 蓄积作用

12、 ( )是指长期反复接触某化学物时,如果吸收速度超过消除速度就会出现该化学物在体内逐渐增多的现象。

A:量蓄积
B:物质蓄积
C:质蓄积
D:功能蓄积
答案: 物质蓄积

13、 外源化学物蓄积时,在体内的分布常为相对集中的形式,当化学物对蓄积部位相对无害时,这种组织或器官就称为( )。

A:蓄水池
B:蓄物库
C:累积库
D:贮存库
答案: 贮存库

14、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脂质双分子层、镶嵌脂质中的蛋白分子、生物膜的多孔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5、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隔离包绕和分隔内环境、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6、 简单扩散的条件:化学毒物必须是非电离状态、化学毒物必须有脂溶性、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7、 主动转运是水溶性大分子化学物主要转运方式,其特点是:需要有载体参加、需要消耗能量、载体对化学物有特异选择性;转运量有一定极限,载体具有一定饱和度、同一载体转运的两种化学毒物之间可出现竞争性抑制、化学毒物可逆浓度梯度转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8、 消化道吸收毒物主要在胃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9、 影响消化道对毒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消化道运动、消化液、消化道内物质、毒物性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0、 气体和蒸汽的吸收受气态化学物的浓度-血/气分配系数、在血液中的溶解度、由血液分布速度和排泄的快慢、气态化学物水溶性影响其吸收部位因素影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暂无优惠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此查看购买教程!


点关注,不迷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阿布查查  随时查看答案,网课轻松过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电脑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按键盘的ctrl键+D键,收藏本页面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浏览器右上角-【工具】或者【收藏夹】查看收藏的网页


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一、百度APP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底部五角星收藏本网页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右上角【┇】-再点击【收藏中心】查看

二、其他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设置】-【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设置】-【书签/历史】查看收藏的网页

阿布查查 » 食品毒理学(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 m51379
+
账户
更新
搜索
帮助
主页